首页

女王SM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08:50:28 作者:中方介绍对沙特、阿曼、科威特、巴林试行免签情况 浏览量:17902

  [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 夏雪 青木 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]德国总理朔尔茨14日抵达重庆,展开为期3天、历经3个城市的访华之旅。这是朔尔茨自就任总理以来第二次访华,他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。此次朔尔茨携环境、农业、交通3名内阁部长作为代表团成员一同来到中国,由西门子、宝马、奔驰等重量级企业的十几位负责人组成的经济代表团随行。“两天的经济活动,一天的政治活动”,德国电视一台14日评论称,朔尔茨此次访华的优先事项很明确:经济问题放在前面。法国《世界报》称,朔尔茨总理在2022年11月第一次访问中国时就表明,他更倾向于与中国和解而非对抗,现在也是如此。除了经济合作,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、太阳能板和风力涡轮机的反补贴调查,德方希望中国“帮助结束俄乌冲突”,都被列为朔尔茨此行的主要议题。

  “两天经济,一天政治”

  “德国之声”13日称,根据总理府发布的新闻稿,朔尔茨此次中国之行的主题是“共同可持续行动”,这与德国政府去年发布的中国战略一致。朔尔茨14日上午抵达重庆,参观当地的德企博世公司。15日,朔尔茨将赴上海会见外贸商会代表,与同济大学学生举行讨论会,接着参观另一家德国企业科思创的创新中心。16日,朔尔茨将前往此行的最后一站:北京。

  德国《世界报》14日称,朔尔茨在一个庞大商业代表团的陪同下访问中国,以工厂参观开始,以政治讨论结束。“这可以解读为一个信息:无论我们在政治上如何看待对方,我们的经济关系都在持续。”德国《经济周刊》称,总理的访华计划似乎是一场巨大的“魅力攻势”。他中国之行的第一站重庆面积与奥地利相当,但居民数量是奥地利的三倍多:约3200万人居住在这里,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。

  “朔尔茨总理与德国经理人一起前往中国,以拯救我们的经济”,德国《图片报》14日称,朔尔茨将在中国停留3天,这是他担任总理以来外访天数最多的一次。此次总理之行是关于德国的未来、经济、就业和增长。陪同他登上政府专机的是大众、梅赛德斯、宝马、巴斯夫、蒂森克虏伯和西门子等德国最重要的企业老板,还有默克、DHL、蔡司等知名企业CEO。这份乘客名单显示,德国企业的管理者和政府都认为,如果没有中国不行。拥有14亿多人口的远东大国中国,对于德国疲软的出口经济不可或缺。中德去年贸易额达2530亿欧元,中国是德国在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伙伴。“政府和一些企业喜欢谈论希望减少对一个国家的过度依赖。 但事实是: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升至新高。”

  14日下午,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胡衡华会见朔尔茨一行。朔尔茨说,重庆现代化建设势头良好,营商环境优越,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德方愿继续深化与重庆的友好交往,持续加强在经贸物流、技术创新、新能源、医药化工等各领域务实合作,推动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。

  德媒引述《孙子兵法》建言

  此次朔尔茨携环境、农业、交通3名内阁部长一同访华,被认为颇有深意。《柏林报》称,朔尔茨将两名“最重要的”部长留在国内,这与其说是对中国的让步,不如说是他自己在帮自己一个忙。“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和经济部长哈贝克处处给他惹麻烦。”相反,环境部长斯特菲·莱姆克在上次访问北京期间明确赞扬了中国对环境的承诺,交通部长沃尔克·维辛反对拆除华为5G产品,并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。他这样做主要代表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利益。

  “朔尔茨在贸易和政治问题上走钢丝”,法新社14日以此为题报道称,朔尔茨这次访华“面临着艰难的平衡”,他的目标是加强与柏林最大贸易伙伴的经济关系。受通胀、高利率和出口降温的打击,德国经济去年萎缩了0.3%,而今年经济增长预计仅为0.2%。 尽管美国等加大对中国的压力,预计朔尔茨将强调德国仍然致力于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展业务,并拒绝美国主导的“脱钩”呼吁。

  启程前,朔尔茨12日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视频通话。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称,这一举动协调对华政策的意味甚浓。双方提出要“重新平衡”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,并强调要“刺激欧洲竞争力”,预示市场公平竞争问题将成为朔尔茨此行的焦点。

  “以治待乱,以静待哗”,德国媒体“编辑部网络”13日发表评论文章,以《孙子兵法》军争篇的这句话作为开头。文章称,博览群书的朔尔茨对此书肯定不陌生,甚至将在中国期间对此铭记于心。保持秩序与冷静是朔尔茨喜欢的格言,尤其是考虑到世界各地日益严重的混乱和危险。对德国而言,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难打交道的国家之一。在经济上,没有中国几乎什么都行不通。许多德企依赖于这个巨大市场。中国对德国消费者来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如今在越来越多经济领域成为德国工业的重要竞争对手。文章还称,在与中国打交道时,合理的不信任和对局势升级的足够防备是绝对必要的,但像美国大部分政策那样敌视中国毫无意义,没有中国,西方几乎无法解决世界上任何重大问题。因此,尽管存在各种分歧,与中国保持对话是正确的。

  “中国更是伙伴,不是对手”

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14日称,法国《世界报》周末版刊登三篇文章,梳理德国与中国关系的发展。报道称,去年7月,德国政府公布64页对华战略,其要旨是德国经济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。但9个月以后,好像什么也没有改变。朔尔茨告诉德国智库,中国更是伙伴,而不是对手。根据荣鼎咨询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,德国对华出口在 2009年至2021年间增长了136%,目前是法国、英国和意大利对华出口总和的两倍。在过去8年中,德国在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中所占份额上升到58%。

  《联合早报》14日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的分析称,中国将在朔尔茨访华时寻求引进德国资金和科技,并通过德国缓解中欧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贸易摩擦。德国则会力求为企业建立有保障的投资条件,也会就工业补贴和俄乌冲突问题向中国提出要求。“这几个议题都相当大,也很复杂。很难短时间内找出各方都满意的结果,最可能的情况是双方在个别项目上找出一些进展和妥协,然后继续磨合。”庄嘉颖说。

点击进入专题: 德国总理朔尔茨二度访华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驻美大使谢锋:中美关系正处于止跌企稳的关键阶段

王玲秀:炳灵寺石窟位于佛教自印度进入新疆、一路东传过程中的重要交通节点上,洞窟中各时期的佛教造像和壁画,在艺术风格上呈现了犍陀罗、秣菟罗、新疆龟兹、河西凉州、中原汉地等东西南北多种文化的交融互鉴,充分展现了中国石窟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发展。

新政迭出,买房时机到了?

以“娘家人”的身份去了解劳动者的“急难愁盼”是已经60岁的粟斌委员几十年来的工作习惯,2023年他当选全国政协委员,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方面,他所在的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去年提交的《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,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》,入选了“全国政协2023年度好提案”,得到有关部委的积极答复,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。

普京批准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

“台独”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,是和平统一事业的最大障碍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,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,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,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。无论台海风云如何变幻,时、势、义始终在我们这一边。海内外中华儿女要团结起来,不断壮大反“独”促统力量,坚定反“独”促统信心决心,切实担负起同“台独”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斗争的职责使命,敢于亮剑发声。同时,要坚持底线思维,提高法律意识,合法合规、务实灵活地开展反“独”促统活动,共谋和平、共护和平、共享和平。历史终将证明,“台独”分裂势力抗拒统一不会得逞,外部势力阻碍中国统一必遭失败。

王毅同布林肯举行会谈

曾担任过公司总经理的朱某文说,除了在公司运营的网络平台上实名注册账户、绑定账号的线上投资人,公司也发展线下投资人。他接待线下投资人时,会向他们介绍戴某诺在非洲当地有企业,在国内有房产、企业,有经济实力,线下投资人与戴某诺直接签订合同,资金直接打入戴某诺个人账户,被保证用于非洲公司的经营等。

习语品读|要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、总结历史规律

“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,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,丝毫不能放松警惕。”在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的巨大成就,也为黄河的治理敲响警钟,指明方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